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蒯惠中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蒯惠中画太湖山水

2015-08-24 09:36:19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云山入画,画入山云。西洋有风景画,中国有山水画,中国画家更擅长道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聚合湖山绘丹青。——纯道题记

  蒯惠中,1967年生于在苏州胥口镇一个手工艺家庭中,祖父写得一手好书法,为了启蒙好孙儿,宁愿省下买酒钱也要为蒯惠中购买连环画,并教孙儿仿照连环画绘画。儿提时代的蒯惠中还从母亲一针一线的刺绣中得到了朴素的艺术薰陶,当母亲做刺绣活儿,遇到图像不清晰的时候,就叫儿子照着样稿临摹,蒯惠中一笔一划画得津津有味,常常对自己的“作品”很满足,小小年纪便有了成就感。

  十五岁时,蒯惠中的山水画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他几乎每周都骑着自行车去到六十里开外的苏州市群艺馆看画展,浸染在艺术的天地里,是他一周中最快乐的一天。回到家,他就日日认真临摹《芥子园画谱》,渐渐寻得门径。之后,他还临过范宽、石涛等大量古代山水画大师的名作。他自己说:“学画如苦行僧,即使衣襟渐宽,也不悔言。”只有通过苦练的人,才能走上锦绣前程。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报考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因素描基础差而未被录取的农家子弟,日后却成为了太湖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半路出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孜孜不倦的习画历程,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

  在太湖边上长大的他,通过写生,早已谙熟太湖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他用心揣摩太湖的四季变化,观察洞庭的山色日月,捕捉湖面的烟云变幻,在这个过程中,他梳理出芦苇荡的跌宕起伏规律,并把重心落在了一片片芦苇世界之中。

  正是对山对云、对湖对水习性的高度把握,使得蒯惠中的山水画别有洞天,场景感人,难怪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会在他的山水画册上题词:“云山入画”,而著名画家刘旦宅则题写:“包孕吴越”,两位大师用八个字高度概括了蒯惠中对太湖山水画的准确定位。

  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间,蒯惠中每年都要到上海安亭路旁的刘旦宅家,一边送去太湖时令瓜果,一边拿出自己的山水画新作,请刘老当面指点。对于每一次的进步,刘老都对此做出及时的肯定,让蒯惠中画起画来感觉越来越有劲。

  为什么有许多绘画作品不耐看,没有欣赏回味的余地呢?蒯惠中认为,没有意境就是其致命的原因。以诗意入画,令画有灵魂,观之便有意境,融内涵于画中,是蒯惠中一直在追求的方向,他善于结合市场,以画养画、以画会友,在这方面他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太湖边的一草一木感染着蒯惠中,时时萌动着他的创作欲望。如今,太湖流域的山山水水常常激荡在他的笔墨之间,他每年都要远离家乡外出写生多次,努力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特别是山水画家,不直接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怎么可能将传统的笔墨应用到实践中去呢?在过去十几年中,蒯惠中四处采风,拓展视野,写生的本子已经积下了厚厚十几本。

  蒯惠中的中国画特长就是画太湖的芦苇,一片片地画,在芦苇的交错中反映明暗远近的关系,被风吹动的芦苇,生动逼真。蒯惠中说:“太湖是很多画家画过的题材,亚明、宋文治等都是画太湖的名家,想要画出与众不同的太湖,切入点就必须找好,而我的切入点就是太湖的芦苇。”他画的芦苇,气势壮阔,密而不乱,错落有致,似浪翻滚,能够画出芦苇这样的习性,是他多少年细心观察,最终读懂了芦苇性格的结果。

  画家蒯惠中近影

  在马来西亚办画展时,一位过了甲子的老华侨,实在太喜欢蒯惠中的太湖山水画,一连去看了四次画展,并激动地说:“见画犹如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下次一定要到太湖实地欣赏美丽风光”。一位吉隆坡的水墨画爱好者,已经购买了蒯惠中的两幅作品,当蒯惠中启程回国,正在半路中突然又接到这位爱好者的电话,说回家仔细看了画册中的一幅《江南雪霁图》,萌生急于收藏之心,生怕被别人抢得先机。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蒯惠中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